主办方:合作
官方网站:
蔬菜怎么做怎么炒最健康营养 不破坏营养
⊙烹调中常见的炒蔬菜的不良习惯
炒是最常用的烹调方式,老百姓口中的炒菜很多时候都是指炒蔬菜。下面列举一些炒蔬菜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习惯,请大家引以为戒。
1.蔬菜先切后洗、炒前焯水
蔬菜先切后洗,很容易导致蔬菜中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从切口处流失过多。
不是所有蔬菜都适合焯水,焯水也容易导致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流失。蔬菜中需要焯水的有菠菜和苦瓜等,焯水有利于减少菠菜、苦瓜中的草酸,有利于改善菠菜酸涩的口感和苦瓜的苦味,但是大部分蔬菜不需要焯水。
小贴士:蔬菜焯水小妙招
蔬菜焯水时,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或者油,有利于保护叶绿素、保持菜肴的色泽。
2.绿叶类蔬菜烹调时间太长
有一些人很怕做菜做不熟,即使做蔬菜也要多焖一会儿、多煮一会儿。其实绿叶蔬菜烹调时间不宜过长,长时间焖煮会使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,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亚硝胺的“前身”。速冻蔬菜也不能煮的时间过长,这类蔬菜大多已经被涮过,不必长时间烹煮,不然会烂掉,丧失营养。
3.蔬菜做熟后存放过久
蔬菜应该现做现吃,避免反复加热。存放过久的蔬菜营养价值低,而且其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,经常食用对健康不利。
膳食建议
蔬菜烹调的正确方法
1.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,最好选择水煮的烹调方法
水煮蔬菜简单方便,食用油用得少,营养也能较好地保存。水煮根类蔬菜也很好,能软化膳食纤维,改善口感。
2.蔬菜应该先洗后切、急火快炒
洗菜应该尽量用流水,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,而且要先洗后切,尽快加工处理,减少营养流失;炒蔬菜应急火快炒,可以缩短蔬菜的烹调时间,也有利于减少营养流失。但是有些豆类蔬菜,如四季豆,必须充分加热,否则有食物中毒风险。
3.开汤后再下菜
水开后再把蔬菜下锅更能“保持营养”。因为水溶性维生素对热敏感,在水中加热时间越长,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损失越多;另外,蔬菜中的氧化酶在沸水中易遭破坏,不宜久煮,会降低对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。
4.蔬菜应该炒好即食
烹调好的蔬菜应该尽快吃,避免反复加热。不仅因为营养素会随着存储时间延长而流失,更是为了降低亚硝酸盐的产生。


